生鲜电商
近年来,生鲜电商一直被誉为电商发展的最后一片蓝海,众多资本纷纷进入生鲜电商行业,或是投资生鲜电商项目,或是关注冷链物流配送,而生鲜电商品牌也深受冷链配送困难、食材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促销战惨烈等行业性难题困扰。在我国的电商平台的所有产品中,生鲜食品所占比重仅仅只有1%,这样的比例在巨大的电商市场中显得十分薄弱,但也证明了生鲜电商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传统企业转战生鲜O2O
生鲜电商领域没有真正的品牌形成。尽管阿里、京东等尝试,一站式购物体验的生鲜电商平台,拥有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巨头仍没出现。早在生鲜电商的概念还未兴起之前,已有传统零售企业试图打通电商的渠道,为业务增加新的应用。不过,用原有的思维来进行互联网运作,最终被证明是行不通的,第一批生鲜电商也因此由先驱变成了先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企业要因此止步。这一点从最近一两年里专门运营生鲜产品的店铺开张速度可以看出来,北京、上海、广州街头涌现了大批以生鲜品类,特别是水果为主的专营店,一方面,这可以看作传统企业在特殊品类里的自我变革,另一方面,这些店铺的加码,为未来的生鲜O2O埋下了伏笔。生鲜电商这个行业难就难在一个“鲜”字,它挑战的是电商领域各门活儿的高精尖,考验的是全产业链的整合能力,所有人都认为这里充满好生意,但多是一筹莫展。对于生鲜电商,如何实现低成本扩张,高效率配送,对提高销售规模和辐射范围很重要。以往的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不外乎几点:
其一,生鲜的标准化问题。
农产品的生长是一种生物过程,加上土壤、水质、种植、管护等多方面原因,生产的产品多数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也是为什么有土特产的原因。但现在一说起标准化,品相、口感、甜度等等产品指标要做到整齐划一,确实很难。
其二,折损率居高不下。
基于消费习惯和不成熟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根据资料统计,我国现在的果蔬在物流过程中损耗近三成,100吨的蔬菜轻易可以产生20吨的垃圾,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5%左右的损耗而言,这是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以往的多品种、快物流、轻包装在3C产品和鞋帽服装上没有出现问题,在农产品上都成了大问题。
其三,物流配送问题。
众所周知,在所有的生鲜电商发展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运输配送这一环节,在整个运作过程中,配送成本会占去20%甚至更高,而在所有的客户体验中,配送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这就决定了配送成了调动整个生鲜电商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既占用了大量的成本,又决定了终端消费者的客户体验度,从而影响客户的再次购买决定以及忠诚度的累积,而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配送环节还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资金链。
(2)垂直电商加速平台化
生鲜平台和物流企业加速实现平台化。顺丰旗下的顺丰优选在2012年上线时主打生鲜产品,随后陆续推出的业务被认为企业有借生鲜电商发展之机推动冷链业务的可能,但不可否认的是,顺丰优选的平台化特征已然十分明显。初时,顺丰优选以国外高端品类自营为主,但随后开放平台被提上了日程,而嘿客的出现则使顺丰盘活现有资产、打通全线成为现实,采购—冷藏运输—分拣配送—线下互动,整个闭环已经形成。先期已在这些地区占据了物流优势的企业,显然比其他从业者更有优势。因此,在市场、政策、参与者、企业盘活资源等因素的推动下,现有的生鲜电商平台化趋势明显。
(3)生鲜电商模式不断出现
在大局已定的电商领域,生鲜电商就像一条鲶鱼,搅得整个市场沸腾。除了阿里巴巴、京东等主战场之外,一个个差异化的分战场也是精彩纷呈。短短两年时间,生鲜电商从最基本的B2C模式,发展衍生出F2C(农场直供)、C2B(私人定制)、O2O等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社区O2O+ 生鲜O2O”模式,以社区为终端,百果园等O2O模式,为线下流量重要入口之一。就目前生鲜电商整体的情况而言,如今的生鲜电商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拓展阶段,这个市场也会出现较多问题,比如说一些企业盲目扩张导致客户体验度下降、定位不清晰、货源不稳定等问题,但是随着产业链的发展,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生鲜电商仍然会是电商行业内最热门的品类之一,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个行业,消费者也将享受到最便捷的生鲜服务。